BIM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如何应用?

BIM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如何应用?

2020/7/7 17:19:36

BIM是一个数字化的信息平台。它将二维平面设计转变为三维的空间模型设计,能够联系建筑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数据资源,同时解决了之前二维设计成果在工程竣工后便无法发挥作用的问题。


BIM技术在应用、运行和资源数据共享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它为住宅建设创造了多维信息内容数据库查询的三维可视化,为其扩展应用创造了无限的发展潜力,实现了基于开发理念的可持续城市规划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


 


智慧城市是互联网技术条件下城市信息化管理的一种形式。它将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对关键操作系统软件的每一个重要信息内容进行感知、分析和集成。适用于各种要求,如安全和生命服务。从本质上讲,它是以强大的信息技术为基础,推动新型智能城市的运营和管理,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幸福,提高大城市的舒适度,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基于云计算、物联网的新环境下,高效解决城市快速发展所产生的各种问题,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建设的责任和使命。因此,BIM技术与智慧城市相结合的应用成为解决这诸多问题的最好选择。

 

一、BIM技术与物联网结合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给BIM技术在运营管理上的应用带来了新的成长阶段。将BIM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并且运用到基础设施整个生命周期的运营管理阶段,将会给智慧城市带来巨大效应。

 

如今,“报表化管理+人工测量”方法具有可移动性、实用性、可预测性、相关性差、反馈过程慢等特点。这种缺点限制了BIM关键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


 

物联网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

 

依托物联网视频前端开发、定位设备、传感技术等设备,能够实时、连续地识别、采集、监控和操纵施工条件和自然环境变化的信息内容。根据移动互联网的特点,将主要参数归纳为数据库管理,生成连续的、可追溯的动态检测记录。

 

这些记录和主要参数有助于“静态数据BIM实体模型”实时数据信息的升级。通过有效地将人、物、BIM实体模型连接起来,可以在工程建筑的“三维虚拟现实技术实体模型”中显示各种独立分散的数据信息,通过观察分析,评价其关系,完成专项计划调整的辅助管理决策。

 

因此,BIM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的结合,可以将数据信息与物理线路、虚拟与实际的接口连接起来,实现有效的现场实际操作和个人行为管理方法。总之,BIM是未来工程建设管理方法的技术基础,物联网是关键支撑点。两者的融合将演变成多种方式和使用价值。

 

二、智慧市政的可行性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设施交通、给排水管网、燃气管网、供热管网、供电系统通信、园林绿化等,以及互联网中国移动宽带、互联网技术,无线电视信息内容。其建设具有双重意义。物联网技术是互联网技术的重要扩展。BIM作为其基础数据库系统,也包含了Internet技术的所有资源和应用。

 

排水、热力、照明、给水、燃气以及通信与电力等属于基本的市政管线。在尚未施工时,应有效汇总相关平面图纸,然后总体规划各专业管线的前提下,才可正式施工。此种综合管线方式的最大不足之处在于,当施工中出现问题时,需要认真查阅多张专业图纸才可找出问题的根源,同时需要在变更设计的前提下,才可解决问题。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常因协商效果不尽如人意,造成空间与材料的浪费。


 


但是,假如能借助BIM进行可视化与安装模拟,事先就对管线加以优化和检测,并将因调整而产生的各种变化清晰地体现出来,那么就能将施工中的错误几率降至最低,在减少成本的基础上还能避免遗漏,给接下来的运维管理做好了铺垫。

 

三、BIM在智慧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应用

科学发展观越来越受重视,可持续发展城市的概念也应运而生。在智慧城市中,如何科学地处理好生态、资源、环境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城市规划管理面临的重大问题。BIM技术的应用与拓展也将提高城市规划管理的效率。

通过BIM技术,取得更加全面的城市建筑信息,对建筑环境进行分析考核,由此了解城市建设方案的生态效益。


 


通过BIM技术,结合地上建筑及地下管线的三维立体信息模型,形成全覆盖的城市信息模型,这个模型将是更加全面宏观的信息集合,它将提供更多的可分析价值。

 

通过大数据模型,城市管理将从单体到小区到住宅区,从街道到区域,以点带面,进而为城市管理规划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BIM提出了数据可视化的思想。BIM数据可视化是指过去生成的线框预制构件的三维产品模式,向大家展示更多的品牌形象,从而实现与预制构件的良好互动。数据可视化产生了工程建设信息内容的物理模型。

  • 关于我们
  • 产品与解决方案
  • 案例分享
  • 戎光资讯
  • 联系我们
Copyright©2013-2021 南京戎光软件科技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4019124号-1